刻石

书画学习园地 | 王学峰书法系列作品解读(一)——从汉代刻石到田野实践:王学峰“字势”美的生成之路

“字势”,作为中国书法美学中常常被提及的一个概念,古往今来无数人对其进行反复讨论,它既是技巧的极致展现,也是书家审美的自然流露。在王学峰老师的作品中,我们更能清晰的看到这一点,他通过笔墨的运用为作品赋予了独立的生命。它们或静立如钟、或奔腾如马,或欹侧、或开张、

田野 汉代 刻石 王学峰 汉代刻石 2025-10-14 11:44  1

研究大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!

最近一块被鉴定为真的秦代刻石在青海被确认,这条新闻一出,我真的有点哽咽。说实话,能在高原上看到刻着完整年月日的古物,那种时间被钉在石头上的感觉,像是跨越两千年的对话。更让人吃惊的是,这块刻石罕见地保持在原址,而且位于高海拔,这本身就改变了我们理解古代边疆与中心

传统文化 古代 中国古代 刻石 秦代 2025-09-28 22:43  3

【论坛】刻石的辨识和求证过程||仝涛

非常感谢光明日报给我提供了一个发文发声的机会,在6月8日让“昆仑石刻”(国家文物局新厘定名称为“尕日塘秦刻石”)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公之于众。一直以来,光明日报有着重视学人、积极推动学术研究大众化的深厚传统,在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之间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,赢得

论坛 昆仑 刻石 里耶秦简 秦刻石 2025-09-29 12:48  2

刻石的辨识和求证过程

非常感谢光明日报给我提供了一个发文发声的机会,在6月8日让“昆仑石刻”(国家文物局新厘定名称为“尕日塘秦刻石”)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公之于众。一直以来,光明日报有着重视学人、积极推动学术研究大众化的深厚传统,在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之间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,

刻石 光明日报 黄河源 里耶秦简 秦刻石 2025-09-29 03:27  3

刻石讨论背后的方法与文献

《光明日报》上讨论的“昆仑石刻”(即后来定名的“尕日塘秦刻石”),是考古学者发现的野外遗迹,通过学者的考证,其真伪本不应受到怀疑。我们应该相信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判断力。但为什么不少历史地理学者会判断刻石为假呢?我想主要是刻石的内容与长久以来形成的历史地

史记 刻石 太史公 soma 秦刻石 2025-09-28 04:31  2

尕日塘秦刻石发现认定记

学者赵宗福说:“昆仑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,昆仑神话是中国古典神话的主体部分。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,位于西部的昆仑山高大巍峨,“其光熊熊,其气魄魄”,掌握“不死之药”的西王母居于其上。2025年,一处发现于青海省的石刻,让昆仑文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
光良 刻石 扎陵湖 玛多县 秦刻石 2025-09-26 03:24  3

秦泰山刻石:存世久远的帝王颂功碑

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,从公元前220年到前210年五次巡游于秦境,在巡游路上群臣为歌颂其功德、昭示万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处,从刻石时间上排列分别称“峄山刻石”刻于公元前219年、“泰山刻石”刻于公元前219年、“之罘刻石”刻于公元前219年、“琅琊刻

帝王 刻石 碧霞祠 泰山刻石 秦七 2025-09-23 20:31  2

记者实地探访“秦始皇使翳采药昆仑刻石”

今日不同往昔啦,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,人在家中坐,天下我自知,现在是“信息平等”的时代,有些人还在争论“真伪问题”的时候?秦石鼓文已经重新通俗易懂的破译了。有些人还在争论是“卅七年”?“廿七年”?的时候,《秦公簋》铭文已经重新通俗易懂的破译。当有些人还没整明白

昆仑 秦始皇 刻石 采药 昆仑刻石 2025-09-18 16:24  3

尕日塘秦刻石写的什么内容?全文内容公布!

众所周知,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拥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。学过历史的都知道,古代有秦朝、唐朝、宋朝、明朝、清朝等,而这些朝代的存在,都是有相关依据可以佐证的。就拿秦朝来说,去西安游玩,必打卡的景点之一就是“秦兵马俑”。而秦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。

昆仑 刻石 秦朝 玛多县 秦刻石 2025-09-20 10:45  4

尕日塘秦刻石

无疑,这块秦代石刻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,大概率将会在原址保护起来。秦代石刻主要是秦始皇四次巡视时所立的石刻,到如今绝大多数都荡然无存,只留下了拓本。

秦始皇 刻石 秦代 扎陵湖 秦刻石 2025-09-16 21:00  7

刘钊:再论昆仑刻石

这些天网上对昆仑刻石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,大家纷纷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和角度参与其中,用一句《搜神记》中描写辩论的话来形容,就是“反复甚苦”。这从正面说,显示了公众对文物考古领域的关注,事关真伪,匹夫有责;从反面说,众口呶呶,治丝益棼,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。当然,参与

昆仑 刘钊 刻石 昆仑刻石 再论昆仑 2025-09-15 13:12  4